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4. 第738节

第738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行测量,也就是同时对另一个测量了。

单电涉也能解释:毕竟是模糊不清的能量场嘛,它就是同时通过了两个呗。

冯·诺依曼表现得和狄拉克一样佛系:“果然还是研究理论有意思,不用等到实验结果,数学就可以昭示一切。”

他坐回椅上,倒了一杯威士忌喝了一,啧啧:“国人的酒真是无趣,就这酿酒平还禁什么酒。”

李谕好奇问:“你会去国任职吗?”

国?怎么会!国的科研能力太差了!”冯·诺依曼笑,突然转念一想,“不过去那里好像可以轻松混个正教授。”

他家是开银行的,不缺钱,就是缺名。

李谕笑:“确实没什么难度。”

冯·诺依曼的朋友维格纳1980年代末曾经在采访中说:“20年代的国有像苏联:一个没有一科学训练或研究的大国。当时德国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国度。”

冯·诺依曼显然更想留在德国,尤其是他现在研究的就是量理论的数学基础,在德国才能及时看到文献。

话说虽然很多人不知,但冯·诺依曼在量领域的贡献一都不小,几年后他写了一本《量力学的数学基础》,非常。在书中他彻底剖析了波函数如何坍缩、何时坍缩,甚至是否坍缩等所谓的“测量难题”。

不过他的书中没有回答另一个本质的问题:什么导致了波函数的坍缩。

冯·诺依曼虽然没有回答,但给了一些暗示:人的意识。

当然了,这个观不仅哥本哈派不认,因斯坦也不承认。

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是,冯·诺依曼的这本《量力学的数学基础》刚版,就有了一个小粉丝,这个小粉丝叫阿兰·图灵。他是这么描述此书的:“读起来非常有趣,一也不难。”

李谕自然知两三年后冯·诺依曼就会去国普林斯顿,于是对他说:“一个国家一旦工业盛,并有了足够的资金后,自然会想着提升学术平,说不定对岸的大学会薪来挖人。”

冯·诺依曼倒是实诚,默许:“他们最好允许我喝酒。”

第七百零八章 尾声之一·变天

周末的两天李谕没有看到大神,周一才看到有辆豪华的迈赫轿车载着他来到柏林大学。

薛定谔坏笑:“他又去万湖的庄园了。”

李谕问:“那是谁的住所?”

“一个有钱的寡妇。”薛定谔说。

“额……”李谕只能表示可以理解。

一个小时后,李谕来到因斯坦的办公室,敲了敲门。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