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4. 第733节

第733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准确这一个,就测不准另一个。

这两量在理学上叫“共轭理量”,除了速度与动量,还有时间和能量也是共轭理量,即时间测得越确,能量越不确,反之亦然。

不确定原理已经上升到哲学度,对量力学的理论基极为重要。

而目前海森堡还在和薛定谔行着小范围的争吵,他们两人这一年为了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谁是天第一争得很凶。

只不过貌似现在绝大多数理学家都站在了波动力学方面,毕竟微分方程比矩阵好用太多。

对此,海森堡本人相当郁闷,尤其是他发现有些理学家居然用波动力学的语言来改写旧的矩阵力学论文!

海森堡时常公开抱怨:“现在对每一篇矩阵论文,都有理学家在写对应的“共轭的”波动论文,这让我很烦恼。我认为他们最好两者都学学!”

此事在理学上也罕见:理论资源竟然开始泛滥。

以往的理学家在大多数类似,都是苦于没有理论而只能将就;现在却不同了,他们发现竟然还有个富余的理论!

不过大家为此的争吵上就要被另一个大神画上休止符———不说话的沉默的狄拉克大神手了,狄拉克发展了变换理论。

正好大家伙都迫切需要一个合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同时还要合两者不同诠释的理论。

此外,虽然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在数学形势上有不同,但在对量力学的认知上,又是另一码事。

海森堡必然是定的不连续论支持者。

而薛定谔仍然持连续,也就是偏向波动

在这一方面,站在海森堡一方的人较多。李谕给概率解释后,支持海森堡的人更多了。

比如“怼神”泡利。泡大神直接给薛定谔写信,告诉他,必须把一不连续到量的理解之中,只有连续理学是不行的,虽然因此会被折磨得很痛苦,但无法避免。

泡利此时的份是比不上薛定谔的,但怼神吗,又是海森堡的同学,必须帮着怼一

(额外补充一,历史上玻恩并不是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给概率解释的,他最初的诠释是薛定谔波函数为一概率波,而不是薛定谔所说的质波;波函数的平方代表的是两个电碰撞中发生向某一量态的跃迁的概率。

后来泡利重新诠释了玻恩的诠释,认为它不仅代表碰撞结果中的概率,而且也代表某个时刻发现电位于原的一个确定的量态中的概率。

然后泡利更是最先向海森堡说:“因此不能谈论粒的确切路径,也不能同时探求动量和位置。”

忘了泡大神的功劳。

【1】【2】【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