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楚汉争鼎
  4. 第569章 东征高句丽

第569章 东征高句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项庄的目光从群臣脸上扫过,最终定格在项政脸上,问:“太,关于东征句丽的统兵大将,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未完待续)!~!

{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项庄之所以这么,不仅仅只是为了树立太的权威,他还有更远的考虑,因为项庄觉得历史上的皇位继承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太只能从现任皇帝的嗣中选,选择余地小、很难保证一任皇帝的素质不说,有时候还会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

富丽堂皇的大殿上,华夏帝国始皇帝项庄踞宝座之上,玉阶之则摆着太项政的御案,项政披五爪龙袍,其形制与项庄上的龙袍毫无二致,父俩便是上的冠冕也是一般无二,都是十二旒。

国库里面钱粮充足,再加上战功奖励机制,新生的华夏帝国上到皇帝、到黎庶百姓都拥有很烈的对外用兵意愿,作为皇帝,想要开疆拓土、开创不世之功勋,作为武将,想要斩立战功,得到应有的封赏,作为百姓,也希望自家弟能够获得战功。

首先,句丽邻辽东,相隔不是太远,其次,句丽是农耕文明,不像匈、月氏等游牧民族,打不过他们就会遁大漠或者戈滩中,让你人影都找不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就是,句丽正扩张上升期。

项庄在用这方式订立规矩,这才是真正的国之储君。

今日恰逢月初大朝,刚落成的大华奉天殿里百官群集。

历史上同一时期的大汉帝国足足休养生息了近百年,才终于攒足够的国力,然后开始了达五十年的对匈作战,但这个时空的华夏帝国却将这一过程提前了半个世纪,别看这个时空的楚汉相争持续更久,但华夏帝国的国力却远非大汉帝国能比。

历史上的大秦帝国,在耕战系的激励之,那就是一架畸形的庞大的战争机,新生的华夏帝国在士农工商等各个层面上的发展更加全面,战争动员能力绝对不输于大秦帝国的耕战系,战争的持续能力更是要许多。

回到洛,项庄便开始安排对句丽用兵。

此时距离天大一统虽然才刚刚过去两年,像关中、燕地、齐地以及淮南等地,甚至还没有完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但新生的华夏帝国还是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战,句丽就是华夏帝国第一个拿来开刀的目标。

譬如立足于铁制犁耙的耕细作技术,譬如车,譬如立足于车的井技术,再譬如间作技术、作技术等等,在农民的探索、以及太学学员(太学有一个公输车负责的科研机构,搞发明可以获得爵位)孜孜不倦的努力,农业技术现了井式的发展。

所以,项庄决心破除这不合理的皇位继承制度,无论如何也不能现未满十八岁又没有随朝参政经验的皇帝,确立并巩固项政的储君地位,令其随朝参政并赋予人事任免的极大话语权,就是项庄踏的第一步。

至于为什么选择句丽作为第一个讨伐对象,也是经过思熟虑的。

只要灭掉句丽,远东地区剩的几个敌人,无论是乌桓人、鲜卑人、扶余人还是箕朝鲜,都不可能再挑战华夏帝国了,当然,现阶段只可能是征服,要想对远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统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得益于项庄推行的鼓励士农工商的国策,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原来的楚国现在的华夏帝国拥有了规模庞大的工商业,工商业的兴盛就带来了国库的充裕,再加上手工业对农业技术的反哺,以致原本楚国治各郡连年丰收,两仓存粮是堆积如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至于手工业为何会对农业技术形成反哺,原因很简单,因为手工业会收大量的壮年劳力,这些壮年劳力投手工业,就必然会对农业造成影响,为了弥补或者消除影响,就只能从耕作技术以及生产工上想办法,这就生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如果现任皇帝来个暴卒,年幼的太仓促登基,更是问题严重,导致皇权中断也是有可能的,历史上因为主幼而现动的先例不胜枚举,譬如说汉惠帝、譬如说汉献帝,而最为臭名昭著的恐怕就是满清末年的垂帘听政了。

四个月后,项庄还会再来,那时候播的蕃薯、土豆还有玉米差不多都该成熟了。

所以,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也就不可避免了。


【1】【2】

章节目录